 |
销售热线: |
0771-5667233 |
服务热线: |
0771-5636905 |
维护专线: |
0771-5667227 |
VIP热线: |
13878860929 |
VIP热线: |
15977676482 |
|
|
|
|
|
|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关税费。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
①、收到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可抵进项税+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收益-补价
②、支付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可抵进项税+相关税费+补价
8、盘盈的存货:按相同或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①、发现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②、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四、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欢迎光临广西速达软件(www.nnsuda.com.cn)网站。
1、个别计价法:成本比较合理、准确,实务操作工作量大,适用于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
3、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收货的数量)]÷(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各批收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平均法:购进一次存货,计算一次加权平均成本
存货加权单价=(原有存货成本+本批收货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
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存货加权成本
5、后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五、发出存货的核算(实际成本法)
1、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原材料
******如果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等项目,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要转出
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2、出售原材料:计入“其它业务收入”
3、发出包装物的核算
①、生产领用:同原材料处理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②、随同产品出售
借:营业费用 (不单独计价时)
其它业务支出 (单独计价时)
贷:包装物
③、出租、出借
A、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一次性摊销完毕,退回、再出租出借时,不作处理。出租、出借金额较大时可分期摊销
借:其它业务支出 (出租时)
营业费用 (出借时)
贷:包装物
B、收到租金,计入 “其它业务收入”
C、收到出租、出借押金,记入 “其它应付款”
D、逾期末退包装物,没收押金,
借:其它应付款
贷:其它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如果要交消费税(视所包装的产品而定,例如:烟、酒)
借:其它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消费税
E、报废时,
借:原材料
贷:其它业务支出 (出租时)
营业费用 (出借时)
4、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①、一次摊销法:领用时计入期间费用
②、五五摊销法:领用时先摊一半,报废时再摊一半
③、分次摊销法:按使用次数分摊
六、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一计划成本法 欢迎光临广西速达软件(www.nnsuda.com.cn)网站。
1、规定存货的分类和计划成本。计划成本一般年内不作调整。
2、平时采购时:
借:物资采购 100(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7
贷:银行存款等 117
3、收入存货以计划成本入账、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差额)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4、平时领用、发生按计划成本计算,
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原材料
5、月底计算分摊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本月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注意:由于当期暂估入帐的材料并不存在成本差异, “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帐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蓝或红数)
贷:材料成本差异(蓝或红数)
******郑庆华:计划成本法的关键是材料成本差异,要记住两句话:
发生时(购入时)超支额记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额记在贷方;
转出时(发出时)一律从贷方转出,转出超支额用蓝字,转出节约额用红字。
七、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方法
1、毛利率法(主要适用于商业批发企业)
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扣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注意该法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应按照其它计价方法(如:最后进价法),先计算月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该季度的销售成本, 再计算第三个月结转的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商业零售企业广泛采用):平进购进、储存、销售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广西速达软件,本文地址:/news/huijixuzhi/2012-03-15/560.html
广西速达财务销售服务中心
地址: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7号 广西外经贸大厦9层901室
联系电话:0771-5667233 5636905
维护专线:0771-5667227
VIP 专线:13878860929 15977676482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