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销售热线: |
0771-5667233 |
服务热线: |
0771-5636905 |
维护专线: |
0771-5667227 |
VIP热线: |
13878860929 |
VIP热线: |
15977676482 |
|
|
|
|
|
|
在速达财务软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常常被人们看作是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其核算直接影响利润、报表和合并处理;难点在于除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方法易混淆外,人们常常对相互转换的会计处不知从何下手。笔者仅就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体会。
1 投资的分类及适用的准则
原会计准则按照时间的长短将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种类型,由《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进行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统称“现行会计准则”)将投资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种类型,并且用两个具体准则来加以规范。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适用的是权益性投资,其范围包括: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②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③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④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企业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则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成本法与权益法,其适用范围见下表: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范围和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参考持股比例)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对子公司投资(>50%) 成本法
对合营企业投资(50%) 权益法
对联营企业企业投资(20%≤比例<50%) 权益法
对其他企业投资(没有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
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20%) 成本法
2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
原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投资时所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现行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合并方式和非合并方式分别加以确定。
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下列情况下,企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2.1 合并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企业合并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本文所指的合并方式是控股合并。
2.1.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调整(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发行股份的面值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之间的差额,应调整(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例1]远大公司于20x6年3月1日购入乙公司300万股,占乙公司股份的60%,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乙公司于20x6年2月15日宣告分派20x6年的现金股利,每股0.3元。远大公司共支付价款1300万元。另外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等10万元。远大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前后受同一方控制。远大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500x60%=1500(万元)。应收股利=0.3x300=9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1300—1500—90=29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1500万元
应收股利 9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300万元
资本公积 29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万元
2.1.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并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A.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付出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B.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达到企业合并前对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成本应为原账面余额加上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
第二种情况,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即追溯调整),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2]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12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因能够对乙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对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50万元。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15000万元取得乙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甲公司在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乙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净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2007年末,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理 450
贷:投资收益 450
2008年1月1日再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同时追溯调整:
借:盈余公积45(45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0
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3.1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原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所适用的范围方面有所不同。
原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其投资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③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所变化,原来属于权益法核算范围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则要求采用成本法核算,不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求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3.2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
投资时的核算应先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然后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3.2.1 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上述成本法下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①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②以发生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③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3.2.2 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就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视同捐赠利得),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3]A公司支付2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A公司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11000万元,负债公允价值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则A公司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假设投资时B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则A公司应进行的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注:取得的份额为2100万元(7000*30%),支付的代价为2000万元,少付的100万元视同接受捐赠,计入营业外收入。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广西速达软件,本文地址:/news/huijixuzhi/2013-01-10/1444.html
广西速达财务销售服务中心
地址: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7号 广西外经贸大厦9层901室
联系电话:0771-5667233 5636905
维护专线:0771-5667227
VIP 专线:13878860929 15977676482
|
|
|